導讀:入秋以來,醫院耳鼻喉科因為嗓子問題去就診的人越來越多,很多人一早醒來就覺得嗓子里有東西,可是仔細檢查,卻沒有病變。這種問題中醫有辦法,我們來關注一下,秋季防燥和嗓子不舒服之間的關系。 [推薦:解秋燥別用菊花茶]
入秋以來,很多醫院門診常見因為聲音嘶啞、失音的患者。但是經檢查,又并沒有明顯的癥狀表明究竟是患了什么疾病。金象國醫館專家潘竹笠認為,這些患者出聲音嘶啞等咽喉問題,多數是因為秋季燥邪侵犯肺,而且經過一個夏天,人體津液耗傷、肺臟失去了津液潤,就會出現一系列的肺燥癥狀。要改善這種似病非病的不健康狀況,應該盡早著手滋養肺陰,清除燥邪。
秋燥別當成感冒
聲音嘶啞、失音等癥狀之外,秋燥傷肺還會表現為干咳、無痰;也可能出現黏稠痰、不易咳出;或者痰中帶血絲;咽喉干痛;口干、鼻子干燥,有時還會出現胸部莫名的疼痛。仔細觀察舌苔,會發現舌頭發干、顏色紅,但舌苔薄而且呈微黃色。
這種秋季肺燥癥狀屬于季節性的問題,與常見的肺陰虛證有比較明顯的區別,肺陰虛證原因的咳嗽一年四季都會出現,沒有明顯的區別,而且肺陰虛證的咳嗽、聲音嘶啞的人群常見潮熱、手腳心熱等虛證表現。秋燥干咳癥狀多有季節性特點,及時糾正很快就會痊愈。
很多人在發生秋燥咳嗽、聲音嘶啞等癥狀時容易誤認為是感冒,其實是有差別的。秋季常見的感冒屬于外感風熱導致,即我們平常所說的風熱感冒,風熱感冒的除了咳嗽、嗓子疼痛之外,還會有發熱、流鼻涕等典型的風熱感冒癥狀出現,而且,風熱感冒常見于春季,秋季發病比較少見。
這種秋燥癥狀用菊花等清火類的藥物效果不好,菊花等藥物適合用于清肝火,肝火通常的原因是肺腎陰虛而導致的肝火亢盛。這類患者除了干咳之外,還會有心煩易怒、眼睛干澀疼痛、頭暈頭痛、目眩等其他相關癥狀。而秋季肺燥相關癥狀,則最好使用百合、杏仁、梨等。
治秋燥常見驗方:
桑杏湯:桑葉、豆豉、杏仁、象貝、南沙參、梨皮、山梔。本方適用于燥邪犯肺偏溫燥者。
杏蘇散加減:杏仁、紫蘇葉、橘皮、陳皮、生姜、枳殼、桔梗、前胡、茯苓、大棗、紫菀、款冬花、百部、甘草。本方適用于燥邪犯肺中偏于涼燥。
飲食調理有奇效
潘竹笠為39健康網網友推薦了效果比較好幾款調理、預防秋燥證的食補方,入秋以后可給家人多吃相關食物,預防秋燥。
防秋燥吃調理粥
(1)麥冬粥:麥冬30克,煎湯取汁。用粳米100克煮半熟再加麥冬汁及冰糖適量,同煮為粥。每天早晚服用。
(2)百合杏仁粥:鮮百合50克、杏仁10克(去皮尖、打碎)、粳米50克,共煮稀粥,加白糖適量溫服。
(3)杏梨飲:苦杏仁10克,去皮尖,打碎,大鴨梨1個去核切塊加水適量,與杏仁同煮。梨熱加冰糖少許,不拘時飲用。
(4)雪梨膏:鴨梨20個去核,榨取汁,兌煉蜜收膏,每服20毫升,每天2次
防秋燥多飲湯水
荸薺梨湯:荸薺10個洗凈、去皮,梨兩個去皮、去核切塊,加水適量同煮,煮開后加入適量的冰糖,一次或多次飲用。可止咳解毒、溫中益氣。
桔梗湯:桔梗15克、甘草30克,開水泡服。桔梗有宣肺祛痰、利咽排膿的作用。甘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以甘草瀉火,以桔梗宣肺,熱氣得泄,肺竅得通,咽喉干癢,疼痛癥狀自然就會減輕。
胖大海茶:胖大海三枚、冰糖適量,溫水洗凈胖大海后與冰糖一塊用沸水沖泡15分鐘,每日1劑代茶飲。
蜂蜜茶:取茶葉、蜂蜜各適量。將茶葉用小紗布袋裝好置于杯中用沸水泡,待涼后加入蜂蜜攪勻,每隔半小時用此茶漱口并咽下。見效后還有連服三天。
秋燥咳嗽注意護理 別用菊花
1.不要胡亂使用清熱解表藥物,都則會傷津,近而導致咳嗽加重。
2.飲食要清淡,少吃油炸、大肉等滋膩食物,以免癥狀遷延不去,出現慢性咳嗽等疾病。
3.不要使用菊花等清火之物防秋燥,并不對癥。
4.要注意房間的衛生清潔,多預防病菌傳染,秋燥證者對外界病原體抵抗能力差,尤其要注意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。
5.飲料最好喝白開水,少喝可樂、咖啡等飲料,可以適當喝些果汁,咽喉痛癥狀比較嚴重的,要多吃蔬菜,水果推薦多吃梨子、香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