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補腎溫陽法:中醫認為:腎為“先天之本”,主骨生髓,又主一身之陽氣。“久病必傷及腎”。這一觀點同免疫學和內分泌學的研究結果相符合。腎虛造成的免疫狀態低下與腫瘤發生,發展密切相關,而溫補腎陽類藥物能激活機體免疫系統,提高垂體——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,對遏制腫瘤發生,發展起著一定作用。
補腎溫陽法主要適用于晚期惡性腫瘤患者,特別是老年或婦女乳癌手術后,有形寒肢冷,神疲乏力,腰酸冷痛,尿頻而清,大便溏薄,舌淡胖,脈沉細等腎陽虧虛或脾腎不足之癥。常用藥物有:補骨脂、肉蓯蓉、仙靈脾、仙茅、巴戟天、制附子、冬蟲草、杜仲、川斷等;方劑如右歸丸、腎氣丸、斑龍丸、河車大造丸、還少丹等。現代藥理研究證明:補腎壯陽藥物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,提高巨噬細胞作用,促進核酸和蛋白質合成,調節細胞代謝,促進抗體形成,使血漿皮質酮和雌二醇明顯提高,具有內分泌激素作用,使陽虛得到糾正,促進人體淋巴細胞轉化,恢復骨髓造血功能,并有直接抗癌或抑癌作用。應用補腎壯陽藥應注意避免溫燥,陰虛火旺病人慎用或配伍其他藥物,以免助火刧陰。
四、益氣生血法:由于惡性腫瘤消耗以及手術,放、化療的損傷,常造成患者血象下降而有頭昏耳鳴,心悸氣短,倦怠乏力,面色萎黃,舌淡,脈細的氣血不足之證。常用藥物:黃芪、當歸、白芍、首烏、熟地、龍眼肉、紅棗、紫河車、枸杞子等。方劑如當歸補血湯、四物湯、十全大補丸、歸芍地黃丸等。現代研究表明:益氣生血藥物可顯著提高患者血象,改善骨髓造血功能,特別是能夠克服西藥生血藥物造成的血象不穩定,對此有較好療效。應用益氣生血藥物,如適當配伍滋補肝腎類藥物可增強療效
扶正培本法應用中做到與現代醫學治腫瘤三方面相結合:1、與手術相結合。術前調理,保證手術順利進行:術后促進恢復,防治并發癥,促使傷口早日愈合。2、與化療相結合。化療中易引起血象下降,出現消化道的嚴重反應,引起多臟器的損傷,這種情況下,配合中醫藥對癥治療,患者能較快減輕痛苦,消除癥狀,恢復正常的生活,使患者樹立起抗癌信心。3、與放療相結合。放療對人的氣血有不同程度損傷,特別對陰津傷損最嚴重,如不及時解決,患者會出現心煩意亂,頭目暈眩,不思飲食等較嚴重的癥狀,影響患者生活及治病信心,所以必須及時地用生津養陰法糾正放療帶來的各種癥狀,使其心情穩定,睡臥正常,才能進行正常治療。
腫瘤是一種難治的疾病,患者治療時不但要有信心,還應堅持較長時間服藥,短時間內是難以見效的。
時珍藥行 孫見基
|